开心学论语46——重君子轻小人
【原文】
2·19 哀公问曰:“何为则民服?”孔子对曰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
【译文】
鲁哀公问:“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?”孔子回答说:“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,把邪恶不正的人放在下面,老百姓就会服从了;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,把正直无私的人放在下面,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。”
【评析】
鲁哀公是孔子一生中遇到的最后一个鲁国国君,姓姬名蒋,哀是其谥号。他虽然大权旁落,但对孔子十分尊敬。孔子周游历国回来,最后回归故里5年时间里,哀公经常向他请教有关治国的道理。这次问的就是如何使民众臣服的问题。公元前479年,孔子去世,鲁哀公非常伤心,亲子写吊文并去吊唁。诔文说:“旻天不吊,不慭遗一老,俾屏余一人以在位,茕茕余在疚,呜呼哀哉!尼父!无自律。”(翻译:上天太不善良了,不留下(这样)一个老人,使他能够保护我一人来身居王位.(却让)我独自一人在内疚哭号悲哀!孔子啊.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了。)
亲君子,远小人,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。但是因为各种原因,历朝历代总是君子小人并存,在不可能举朝皆是君子,小人总也大量哓晓其间的情况下,孔子提出了妥协并十分可行的方案:举直错诸枉。将正直的人放在邪佞者上面。魏徵在贞观之处,向唐太宗旗帜鲜明提出,立政致治靠君子,事有得失防小人,要求皇帝用人要用君子。而李世民心悦诚服,朗朗宣告,“为官择人,不可造次。用一君子,则君子皆至;用一小人,则小人竞进矣。” (《资治通鉴》)
举直错诸枉:举,选拔的意思。直,正直公平。错,同措,放置。枉,不正直。